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招生宣传 “宇”你同“航”——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

发布日期:2021-05-25  来源:   点击量:

学院介绍

学院概况:

为了适应航空航天领域人才培养和战略发展的需求,航空宇航学院紧密围绕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立足国防需求,服务区域经济,以力学学科为支撑,开展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制造技术及相关前沿交叉学科研究,构建特色航空宇航学科体系,努力打造国内国际有影响、具有鲜明航空宇航特色的高水平、开放式、创新性、研究应用型学院。

截止至2021年初,学院现有本科生1700余人,研究生300余人,留学生400余人。在职教职员工90人,博士研究生导师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5人,具有博士学位56人,其中院士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兴辽英才、百千万层次人才7人,教授21人、副教授34人,另聘任了7位国内顶尖学者、专家担任客座、兼职教授。

学院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等航空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紧密合作,并建设有国家级、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航空航天类本科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等20余个实践教育基地。

学科建设:

学院拥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力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首届博士生开始招生。根据学科建设的需求,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加强内涵建设,并建立、完善学科、学术(方向)带头人制度,围绕研究方向进一步汇聚研究队伍。

学院现有新能源通用航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航空制造工艺数字化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辽宁省飞行器复合材料结构分析与仿真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积极争取省双一流特色学科、国防特色学科建设项目,建设通用航空实验室、航空结构件智能装配与性能测实验室、飞行器复合材料结构分析与仿真实验室、自感知型智能飞机结构胶接实验室等研究条件。目前,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军科委等国家级项目的数量逐年增加、质量逐步提升。

教育教学:

学院现设有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工程力学、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建设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国防特色专业,工业与信息化部与辽宁省共建专业,辽宁省示范性专业及综合改革试点。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是辽宁省一流建设试点专业。

学院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航空报国情怀和创新创业精神。专业内涵日益丰富、特色日渐鲜明,拥有省级一流课程4门。实验条件、实践资源逐渐充实,拥有国家级、省级“航空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成果日益丰富,近年获校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20余项,教学成果奖10余项。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就业率、考研率、英语四级通过率逐年上升,2020届考研率为32.58%,共计考取116人,其中西北工业大学23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6人,41人被985院校录取,58人被“国防七子”高校录取;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为74.69%,创历史新高;科技竞赛参与率逐步提高。

科学研究:

学院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及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防需求、区域经济,遵循“科研—平台—学科—人才”一体化建设思路,结合自身专业与学科发展需要,优化改进科教联动发展机制,在原有科研团队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汇聚学科队伍,加强内涵建设,逐步形成通用航空飞行器等七个研究所,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交叉融合,全方位推动先进航空航天基础与应用研究发展,为转型发展与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学院蹚出一条新路。

学院紧密结合国家在航空相关领域的重大科技任务发展需要和科技

创新要求,依托学科特色与优势,精心组织、努力运作,科研工作得到良好发展,科研水平得到快速提高。近5年学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总装预研、空装预研等国家、省部级项目300余项,科研经费近亿元,国家授权专利10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400余篇,获省部级奖3项。

学生工作:

学院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出发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引领、筑梦青春”作为学生思政工作的培养目标。以“主抓学风建设、主打科技竞赛”为重点,实施“筑梦领航工程”,以网络新媒体平台为主要阵地加强思想引领,以榜样引领为主要方向夯实学风建设,大力推进科技竞赛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贯彻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每年都组织党团日、实践、学术、科技、文体等多彩活动,丰富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全面发展,素质过硬。分团委荣获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团队、省“创新杯”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奖、省航空航天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市先进团委等荣誉称号。持续推进“飞行+制造梦”科技创新俱乐部建设,近两年荣获国家级以上奖项200余项,省级奖项300余项,累计获得国家专利10多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

升学就业情况

2021届优秀学生升学就业情况表

1

飞制1707

153403030402

刘英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专业(专业学位)

2

飞制1701

173403030116

吴世宝

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专业

3

飞制1701

173403030103

张瑞媛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专业(专业学位)

4

飞设1701

173403020107

聂波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专业(专业学位)

5

飞设1701

173403020110

马文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专业(专业学位)

6

飞制1707

173403030719

戴群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7

飞制1701

173403030110

杨忠霖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

飞制1702

173403030208

赵勇博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

飞制1702

173403030224

何瑞涛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

飞制1707

173403030712

苏子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二零工厂

。。。。。。

优秀校友

1959届校友 刘政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空军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技术少将

1982届校友郭殿满

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党委书记

1982届校友 任伟新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深圳大学智慧交通与安全运维研究院执行院长

1985届校友徐占斌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1985届校友田玉龙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1986届校友骆学涛

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副总工程师

1994届校友李克明

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1998届校友 刘 航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21工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

2004届校友郑堂介

航空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2006届校友闫 峰

上海上飞飞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2007届校友耿育科

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装厂厂长

专业特色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隶属于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1952年建校时最早创建的专业之一,1978年招生本科生,1999年依托专业开始硕士研究生培养,2020年依托专业开始进行博士研究生培养。本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技术密集型专业,涉及众多科学技术领域,并广泛吸收各种先进技术和科学理论的成果,它是实现人类航空航天理想,使先进的设计思想变成现实的重要保证,具有突出的专业特色。目前本专业主要围绕飞机零件的制造、飞机装配以及飞机维修进行相关课程设置。本专业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积淀,具备良好的学生培养和科研条件,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防科工委共建专业,辽宁省普通高校本科重点支持专业、省首批一流示范性专业。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本专业航空特色鲜明,构建了航空特色鲜明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航空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众多校内外航空实践教育基地。

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质、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就业多分布在全国国有大型航空制造企业和航空公司以及飞机维修企业(如沈飞集团、西飞集团、成飞集团、哈飞集团、洪都集团、昌航集团等),从事航空制造工艺技术、航空维护等工作。毕业生普遍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吻合,学生就业达到95%以上。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始建于2002年,以通用航空飞行器设计/制造为主线,兼顾军用、民用飞机行业特点,立足辽宁,面向国防,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力学基础和飞行器设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飞行器工程设计基本能力,能够解决飞行器设计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能适应机械、航空等工程领域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积淀,聚集了一支由杨凤田院士为专业带头人的知识互补、年龄结构合理、不断壮大的师资队伍,并获批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辽宁省工程教育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一流建设试点专业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全国多个省市一本招生,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航空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飞行器设计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工程教育基地、通用航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省级教学平台。

与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沈阳空气动力研究院等航空企业密切合作,进行校企协同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在教学中引入通用飞行器案例,建立了一套具有通航特色,兼顾军、民用的飞行器设计应用人才培养体系。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作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重点专业,2012年开始本科招生。专业建设贯彻OBE理念,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定家国情怀、扎实专业基础的航空航天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行业精准培养和输送人才。实施通才教育,通过空气动力学、飞行器控制工程基础、结构动力学、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力学等专业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飞行器系统研发、运行与管理等专门知识。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为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通用航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平台。

毕业生可报考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等学科的研究生,近三年约30%的学生保送和考取了哈工大、西工大、北航等知名学府的硕士研究生。就业可在航空航天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军队、企业等从事相关应用技术开发、工程管理等工作。

专业特色优势:

(1)教学实践特色突出

获批全国北斗卫星科普教育基地;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联合建立“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联合实验室”;与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联合建立“未来飞行器先进技术校际重大科研平台”;与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联合成立了“微小卫星实验中心”并成功发射小卫星,完成地面测控任务。

(2)教学科研团队

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团队现有专职教师11人,,其中国家级人才1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7人,教师毕业于国内重点高校且均具有博士学位。

图1微小卫星实验中心

图2航空航天工程系综合实验室

工程力学专业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0人,全部为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承担全校的力学基础课程与工程力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同时依托力学一级学科,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近五年获批国家级课题15人次,获得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9人次,其中国家优青1人,获得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00余篇,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80余人次。在历次专业评估和学科评估中,仅次于省内985、211高校,在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工程力学专业主要立足辽宁、服务国防,培养一批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以及较强的科学计算和实验能力,掌握扎实的数学和力学知识,具备技术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既能适应航空航天类企业工程领域需要,又能通过继续深造在企事业单位及相关学科领域从事教育、科研、技术等相关工作的高级人才。

毕业生可报考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继续深造,或到国外知名高校留学深造,近三年约50%的学生保送和考取了中科院、西工大、北航、哈工大等知名学府的硕士研究生。学生毕业后可在航空、航天、航海、兵器、交通等科研生产单位及其相关企业从事结构总体设计、强度分析、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发工作,或者在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教育、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工程管理工作。

图1先进复合材料单纤维拉断实验与模拟计算

2工程轻质结构的参数化优化设计

图3飞机蓄压油箱振动试验-实物、有限元模型、catia模型

研究机构

通用航空飞行器研究所

通用航空飞行器研究团队依托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面向未来通用航空和型号飞机需求,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导,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牵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所以提高我省在航空领域的基础研究水平及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以服务辽沈地区航空战略产业为途径,遵循“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基本原则,探索可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积极培养该领域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释放人才活力,形成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团队现有科研人员15人,其中博士7人。近三年发表20余篇文章,其中SCI检索10篇,国际一流期刊《Nonlinear Dynamics》2篇,获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8项、教育厅基金支持3项,型号飞机相关课题20余项,总经费近1000万元。自主研制飞行器非标试验设备8台套,参与研制6个型号的通用飞行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研究方向:

1、通用飞行器研制——主要从事通用飞行器总体设计、强度设计、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等。

2、飞行器功能件可靠性测试——主要从事飞机功能零部件在低温环境、高温环境、湿热环境、盐雾环境等条件下的磨损测试、力学性能测试、疲劳测试、振动测试及多场复杂状态可靠性测试。

3、飞行器非标试验设备研究——针对各种先进飞行器功能件可靠性测试进行非标试验设备研制。

研究成果:

1、与辽宁省通用航空研究院联合,在锐翔2座飞机、锐翔4座飞机、锐翔水上飞机等系列研制工作中,解决了飞机结构优化、起落架可靠性、动力系统减振隔振和关键零部件强度分析与测试等问题。

  1. 建立了飞机功能件在极端环境下的动载荷试验方法。完成了某型飞机耐磨零件的各种环境摩擦磨损试验研究、某型隐身飞机封严板的综合性能测试研究、某型飞机折叠机构的摩擦磨损可靠性研究、某型飞机盖板锁各种性能测试研究等,为多种在研型号飞机关键零部件可靠性设计提供依据。

  1. 针对各种复杂飞机零部件非标试验测试,自主研制了多台套非标试验设备。其中轴承类零部件低温环境摩擦磨损试验台、封严板低温环境综合试验台、折叠机构摩擦磨损试验台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无人机研究所

无人机研究所致力于解决有关无人机的相关设计与控制问题,包括无人机机体的设计与研制,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开发与测试,无人机地面控制系统的开发,以及先进导航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研究方向

根据目前无人机系统的主要技术难点,提出了适应于小型无人机的关键技术方案,着重在无人机飞行控制部分提出了适用于小型系统的设计形式。

研究成果:

非合作目标卫星在轨监测、对地核辐射监测固定翼无人机系统研制、基于optitrak的室内编队系统研制、多旋翼室外编队系统、高速靶机飞行控制系统、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研制、多旋翼飞行控制系统模块化设计、非合作目标机械臂运动规划、对地核辐射监测固定翼无人机系统研制、多旋翼室外编队系统、基于GPU的四旋翼三维SLAM室内导航技术研究、多旋翼飞行控制系统模块化设计。

空间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所

空间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团队依托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现有博士教师13人,其中教授6人,成员紧密围绕航空航天装备领域的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在飞行器非线性振动控制与利用领域已形成特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研究方向

1、航天器整星隔振/减振:航天器整星减振能够改善发射过程中恶劣的动力学环境。随着未来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动力学环境更为复杂、恶劣,对有效载荷破坏极大,此工程问题变得更为突出。本团队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能量阱整星被动减振方案,理论、仿真、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控制方法对系统频率影响小、能够实现宽频减振。

2、空间太阳能电站动力学与控制:针对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动力学与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能量采集的在轨振动控制方法,建立了在太阳光压、热冲击载荷以及重力梯度作用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结合超磁致能量采集器和非线性能量阱方法,对空间太阳能电站的振动能量进行采集并用于结构在轨振动控制。

3、飞行器非线性利用设计:利用非线性靶向能量传递机理,提出了超磁致伸缩振动能量采集型减振器,揭示了多场耦合非线性动力学系统靶能量传递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超磁致伸缩振动能量采集型减振器可产生最大电压18.05V,功率325.93W,能拓宽能量采集频率范围,并将其应用到飞行器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中。

研究成果1、提出了非线性能量阱整星减振理论方法。突破了整星系统宽频减振、频率限制技术瓶颈,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整星系统非线性减振设计体系;2、提出了飞行器弹性连续体非线性能量阱宽频减振方法,构建了热、气动等多种环境下弹性连续体非线性减振系统建模及分析理论;3、针对航空零件特种环境可靠性测试技术研究、航空零部件可靠性测试试验方法、航空零部件可靠性测试专用装备研发方面开展工作,解决了多项实际关键问题;4、提出了超磁致伸缩能量采集型减振器设计方法,发展了磁机电耦合系统近似解析分析方法,揭示了系统宽频靶能量传递机理。

上述成果的部分内容,为探月三期等型号任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解决了某型号飞机襟副翼振动问题。

航天器整星隔振/减振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微小卫星 气浮台实验装置 航天希尔振动试验台

航空结构件智能制造及装配研究所

航空结构件智能制造及装配研究所近年来发表110余篇文章,其中SCI检索43篇,国际top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2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8项,横向课题15余项。

研究方向

1、航空结构件数字化制造技术重点研究飞机数字化制造工艺体系和数字化制造生产准备敏捷技术等,具体包括面向工艺准备的三维综合信息模型信息提取技术、工装快速设计技术、柔性工装设计技术等。近年来发表SCI/EI论文1余篇,授权软件著作权4项,立项横向课题10余项,为航空企业智能化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2、钣金件塑性成形技术研究方向包括钣金旋压技术与橡皮成形技术。主要开展非圆截面、非对称与曲母线异型零件的旋压以及三通管的橡皮成形研究工作,调控成形流动均匀性,揭示成形过程中钣金件皱褶/开裂缺陷形成机理,针对性提出缺陷抑制方法。近年来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

3、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孔加工技术研究方向包括加工工艺研究和加工系统研究。主要开展CFRP高品质孔加工用刀具研究、CFRP切削机理及仿真技术研究、CFRP绿色制造系统及工艺研究。近年来发表SCI/EI论文3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航空轻量化精确制造技术。针对铝锂合金和钛合金等轻质高性能材料,主要

开展先进本构模型、精确成形技术、导管无扩口连接技术和成形成性一体化塑性成形技术的研究。近年来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4项纵向课题和5项横向课题,进款100余万元。发表了论文20余篇,SCI收录9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5、纳米热喷涂高温防护涂层研究方向包括钛合金表面高温抗氧化涂层技术。主要开展Ti及TiAl合金表面改性NiCoCrAlY涂层制备技术和性能研究工作,揭示制备工艺和合金元素对涂层组织、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深入地分析了涂层-合金体系的失效机理。近年来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EI论文11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

航空复合材料质量可靠性与维修技术研究所

航空复合材料质量可靠性与维修技术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航空智能复合材料3D增材制造、超级纳米胶粘剂、多功能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航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设计及优化、维修质量控制、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及制造、柔性传感器等。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澳大利亚AutoCRC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航空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国防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等一系列科研项目和众多企业合作项目,总经费达1000余万元。

研究方向:

1、智能传感器技术

先进智能传感器技术的研究主要用于可穿戴式的非氧化石墨烯/弹性体复合材料薄膜应变和压力传感器,采用具有高结构完整性的导电纳米材料作为填料,具有超高的灵活性和灵敏性。本课题组主要开发一种用于自损伤检测的高度柔性、导电且高机械强度的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薄膜。该复合材料薄膜在2kPa的压缩力下也能检测到轻微的压力变化,且阻力迅速减小。复合膜在断裂时表现出良好的自感知特性,所获得的高柔韧性,导电性和机械强度的复合传感器可用作高级复合传感器的健康监测。

2、增材制造技术

先进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主要针对现代军用无人机结构轻量化、功能一体化及使用智能化的需求,开展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自感型石墨烯基复合材料智能结构的研发工作,解决目前我国军用装备结构材料中存在的功能性较差、智能性不足以及材料性能与制造工艺不适应等问题,突破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增材制造的关键技术。

3、抗冲击喷涂技术

抗冲击喷涂技术的研究旨在提高飞行器生存能力,开发高强韧多功能弹性体复合材料,作为轻质的防护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抗冲击、耐腐蚀等性能,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都有着极强的附着力。在防护结构表面直接喷涂该弹性体作为防爆涂层,以达到增强防护结构防爆抗冲击的目的。

4、先进航空复合材料结构成型和修复技术

复合材料结构成型和修复技术主要针对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件固化技术研究,使用热固化的方法探究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固化快速修补技术,减少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件外场维护的时间,降低维修成本,提高复合材料热固化修理的可靠性。

智能装备制造及自主控制研究所

智能装备制造及自主控制研究所是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自动控制、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等学科研究人员自发联合组建,专注于智能装备制造及自主控制领域的前瞻性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团队科研实力雄厚、经验丰富,主要由5名教授、3名副教授、2名讲师和2名高级工程师构成,成员均具有研究生学历,10人拥有博士学位。研究所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究计划、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委科技委重点项目、国防基础科研、总装备部预先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22项,辽宁省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自然科学基金、航空科学基金、沈阳市“双百”工程等省/市级项目26项,与北京625所、成都611所、洛阳725所等合作的横向课题30余项;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SCI/EI文章200余篇,引用次数200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相继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15项奖励。

研究方向:

(1)智能装备总体设计:具体包括工业级多旋翼无人机总体设计、全地形无人靶车总体设计、多栖无人平台总体设计等。

(2)智能装备控制系统:具体包括自主定位与感知技术、自主决策与控制技术、人工智能算法及其应用技术等。

(3)智能装备轻量化设计技术:具体包括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轻量化设计、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轻量化设计、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及构筑技术等。

(4)智能装备高效制造技术:具体包括金属与复材的先进固相焊接技术、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低成本高效成型技术等。

飞行器智能复合材料研究所

飞行器智能复合材料研究所,研究方向为飞行器超轻多功能微结构设计、先进智能复合材料优化设计。近三年发表40余篇文章,其中SCI检索18篇,JCR二区以上14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军委科技委子课题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2项、教育厅基金支持8项,横向课题若干项,总经费达600万元。

研究方向

1、先进飞行器超轻多功能复合材料研究方向研究声波/弹性波在航空航天复合材料中的传播和控制方法及微结构创新构型设计新理论,结合增材制造技术,建立多物理场耦合环境下的多种约束结构拓扑优化技术。近年来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

2、飞行器微结构力/热性能研究方向为先进复合材料的力/热多功能化设计,提出具有承载与隔热多功能特性的一体化热防护夹层设计,确立快速评估夹层面板隔热性能的解析模型。近年来发表SCI/EI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

3、航空航天复合材料智能制造与健康监测方向率先提出碳纳米纸微纳传感器实现复合材料制造过程及服役损伤监控的创新方法,解决国产碳纳米纸大面积可控制备的技术难题;实现多力学模式下复材结构损伤监测与剩余寿命预测。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航空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